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4/12 8:37: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在京津冀協同和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承載三地肉蛋奶消費的畜牧業,如何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加快走出一條科學可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成為三地業內人士思考和探索的熱點問題。在近日舉辦的2016首屆北京論壇——中國畜牧飼料科技未來20年活動上三地業內人士暢談了各自的思考。
三地肉蛋奶水產供求總缺口48萬噸
中國肉類協會副秘書長高觀匡算,1994年~2014年的20年來,北京新增人口1026萬,天津新增人口580萬,河北新增人口900多萬,三地共新增2600萬人,其中60%~70%是常住外來人口。按照目前全國城鎮人口平均每人年消費動物源性食品175千克估算,京津冀肉蛋奶水產品消費需求就新增了400多萬噸。
目前我國動物源性食品的消費水平,城鎮人口比農村人口年平均每人多30千克。對此,高觀表示,國家統計年鑒是從城鄉居民的家庭消費來調查,餐飲消費未計算在內。從肉蛋奶需求的總量上看,北京368萬噸,天津254萬噸,河北是1180萬噸,總需求量在1802萬噸以上。從供應結構來看,京津冀三地2014年的肉蛋奶水產產量是1754萬噸,與總需求相比,缺口在48萬噸左右。
高觀稱,“北京的缺口243萬噸,天津缺口78萬噸,河北供大于求273萬噸。總的來看,肉類和水產的缺口*,禽蛋和奶類基本平衡。2014年該地區肉類供求缺口149萬噸,禽蛋供大于求150萬噸,奶類318萬噸,水產供求缺口367萬噸。”
隨著人口的增加,城鎮化的推進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動物源性食品的消費需求將繼續增長,京津冀地區的市場潛力巨大,相關產業的供應結構會進一步調整,并引起供求關系變化。
高觀認為,近20年來該地區水產品和牛奶比重的上升,標志著京津冀居民消費的新走向;京津冀地區在肉類、水產品供應方面對外埠的依存度進一步提高,這一方面要求京津冀地區開展與外埠產區之間的經濟聯合與協作;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提高區域內肉類、水產業自身的生產能力。
河北天津主動承接畜牧業產業轉移
按照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的功能型定位,首都北京需要疏解非首都功能。大北農集團常務副總裁宋維平認為,當前北京肉蛋奶消費需求巨大,不一定要保證自給率,完全可以考慮通過市場來配置。他認為,京津冀畜牧業協同發展的方向應是需要整體提升養殖業現代化水平及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提高水土資源、飼料高效利用及廢棄物利用率,確保區域動物源食品安全。而在路徑選擇上也應側重節水、環保、安全、資源高效利用的發展模式,打造風味獨特的畜產品,這需要在養殖業區域布局,在供給半徑和*運輸半徑上做文章,未來規模化養殖場家庭是主體,需要加速現代養殖服務業的發展,涉及設備、會計、設施、防疫等多種服務。
而實際上,近年來河北已經成為京津冀畜牧業主要轉移承接區域,河北擁有豐富的飼料資源,太行山、燕山、壩上具有廣闊的發展區域建設優質畜產品生產基地,以滿足京津冀消費升級的需求。
河北凱特集團董事長楊海增稱,近年來,河北承德、張家口、唐山、廊坊、保定、滄州等市主動承接了一些畜牧業轉移項目。據行業摸底調查,涉及京津冀畜禽養殖、畜產品加工等領域的25個項目,總投資24.8億元,生豬飼養量達到800萬頭,蛋雞飼養量達3000萬只,肉雞飼養量達5000萬只,生產的畜產品全部供應京津市場。
“京津冀的協同發展離不開飼料工業,尤其肉蛋奶的消費離不開飼料,但是畜牧業沒有正規化發展,飼料也上不去。”天津市飼料工業協會會長莫會松稱,目前天津每年出欄生豬380萬頭,蛋雞出欄1200萬只,肉雞出欄8000萬只,存欄奶牛15萬頭,肉牛肉羊有部分,每年消費飼料約2500萬噸左右,當地有170個飼料廠,生產能力在2100萬噸,不能自給。天津市肉類和雞蛋的自給率60%,牛奶則有余,40%的缺口依靠外省,尤其是河北的支持。
莫會松稱,北京的飼料企業往南到天津發展有港口優勢,像天津單一飼料,尤其是豆粕很多,運輸價格會降低。另外,玉米、燕麥都從港口來的,比較方便。
北京雖不是產糧大市也不是飼料大市,但北京飼料工業在科技化、標準化、規范化、國際化上優勢明顯。北京市飼料工業協會會長汪秀艷表示,北京的大北農集團、禾豐集團、偉嘉集團、九州大地等公司培育多年的企業文化,以及天然植物提取物飼料、生物飼料的探索與創新均在全國起到了排頭兵作用。
三地協同發展需要統一規劃并落地
北京本地主動走出去的企業代表北京君德同創農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河北省固安工業園落戶。公司董事長楊立彬表示,北京土地昂貴和環保壓力大,資金又是初創企業的關鍵,幾千萬元的資金需要有的放矢,所以走出去是必由之路。他直言,一方面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另一方面因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上缺乏統一管理,導致稅收政策不統一,以及資產盤活問題,像公司所在地地上建筑方面的手續辦理特別慢,無疑會影響企業的積極性。
對于京津冀畜牧業如何做到協同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經所副所長王濟民表達了看法:“京津冀協同或一體化,其實是三個不同的利益主體,對于河北未來的主體定位應是農牧有機結合的現代畜牧業,北京和天津的郊區應是城郊多元性畜牧業,對于山區、牧區以及農牧交錯帶主要以特色的畜牧業為主。對于協同發展,三地需要加強協商,統一規劃各自實施,互檢互認市場一體,破除壁壘要素自由,防疫協作生態補償,互幫互助三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