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2/23 8:43:00 來源:景寧新聞網 閱讀數:
山羊養殖一直是家地鄉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2015年4月,由省農科院、麗水市畜牧獸醫局牽頭的“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的保種與選育提高”項目落戶該鄉。浙江省的白山羊地方品種,具有耐粗飼、性成熟早、繁殖力強、適應性強以及肉質鮮嫩、板皮致密等優點,屬于長江三角洲白山羊,但本地白山羊雜化嚴重,該項目的實施旨在通過從江蘇引進純種的長江三角洲白山羊,在我縣建立白山羊品種保養場。通過春秋兩季的個體性能測定,選留符合品種要求的后代留種,進行白山羊的繁殖與生產性能的測定,使白山羊的生產性能得到穩步提高。
如今家地鄉不僅把做大、做強白山羊特色養殖產業作為該鄉最重要的經濟發展點,還在“特”字上做文章,不僅保障每只白山羊為無公害綠色食品,還給他們掛上了“戶口本”,做了詳細的檔案,以實現產業增值、農民增收,完成由養殖到原種保護的蛻變。合作社現已引進種羊6個品系85只,筆者看到,合作社的工作人員給每只羊都掛上了號牌,號牌上清楚地記載著每只山羊的配種、年齡、它的公本、母本,它下崽代數、血型、體重等詳細信息。有了這個"戶口本",就可以選取血統純正的白山羊公母羊進行選配提純,保證這些白山羊品種的純正。
除了定期稱重、禁止其它品種山羊的引入,保證品種的純度性以外,合作社還注意白山羊的綠色性。合作社負責人張克忠介紹,白山羊主要草料來源于本地的厚薄葉子、管狀苗苗和一些天然雜草。天然的養殖場、綠色的白山羊。
家地鄉依托現有的三角洲白山羊良種繁育場,積極探索“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形式的同時,老百姓更是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本地白山羊品種資源保護項目的實施通過供種和輻射提高合作社成員的養殖水平和經濟效益,進而帶動低收入農戶脫貧致富,促進農村發展,同時為地方山羊的保種和開發利用提供了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