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2/6 9:04:00 來源:怒江報 閱讀數:
近年來,一種產自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具有極高藥用和保健價值的綿羊——烏骨綿羊風靡大江南北,在各種媒體上頻頻亮相,被譽為“黃金羊”和“藥羊”。而在這些光環的后面,卻很少有人知道熊學海的付出。
今年50多歲的熊學海是個土生土長的普米漢子,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山區農民家庭,為了實現讓家里人過上好日子的夢想,他曾做過小生意,搞過多年的運輸,還當過村干部,通過多年的拼搏,積累了一定的資金。
烏骨綿羊是產自蘭坪縣的一種極其珍貴的畜禽遺傳資源。2006年國家根據烏骨綿羊的產地及特征正式將其名稱定為“蘭坪烏骨綿羊”。2009年10月,經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驗收,被列入《中國珍稀動物名錄》、《世界珍稀動物名錄》和《*畜禽遺傳資源品種目錄》。
2001年,熊學海憑自己敏銳的直覺預判到烏骨綿羊巨大的市場潛力。于是,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修建起羊舍和一棟辦公生活綜合樓,并起早貪黑、風餐露宿,奔走在各個村寨,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從農戶家里收購了純種烏骨羊300多只,率先在村里辦起了烏骨綿羊養殖場。
創業伊始,熊學海主要致力于保種和擴繁,很少銷售,經濟收入很少,卻承擔著極大的風險。2007年初,一場大雪讓羊舍倒塌,壓死、凍死和餓死羊60多只,直接經濟損失達28萬元??粗矍八廊サ难?,熊學海心如刀絞,但堅強的他卻沒有就此消沉,反而更加堅定了養羊的決心,他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養殖管理方法和技術。近年來,隨著農村人口進城打工的人數不斷增多,加之3個兒子都在部隊服役,要找個幫工的人都很困難。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由熊學海和妻子親自放羊。由于一直忙碌于養殖場的事情,他多年的胃病沒有時間醫治,2010年病情加重到大理做了手術?;貋砗笕胰撕陀H戚們都勸他放棄養殖烏骨綿羊,可他仍然堅持要把養殖場辦下去。
通過多年的實踐,邊學習、邊摸索、邊總結、邊改進,熊學海最終成為一個養羊的能手,并總結出了一整套養殖經驗:即選擇好優良的種羊,不斷提高防疫水平,精心管理,實現飼養科學化,不斷提高養殖水平。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熊學海十多年來的堅持與付出,最終他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從2012年至今,全國各省市來熊學海的養殖場考察和引種的人越來越多,烏骨綿羊的出售價格居高不下,一只好的成年種公羊賣價超過兩萬多元,生產母羊每只售價八九千元。憑著一股大膽和執著的精神,最終讓他走上了致富路。他卻謙虛地說:“這是黨和政府的政策好,給了我發展的機遇和空間,我才有今天的發展局面。”
熊學海說:“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如今,熊學海又有一個新的夢想,他想把自己養烏骨綿羊致富的經驗傳授給當地的村民,并帶領和幫助他們一起養殖烏骨綿羊,做強做大烏骨綿羊養殖這篇文章,努力把地方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