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11/16 9:15:00 來源:西藏日報 閱讀數:
在驅車前往拉薩市達孜縣雪鄉扎西崗村的路上,道路被兩旁郁郁蔥蔥的大樹所包裹著,透過樹干,遠處的村落和群山忽隱忽現。
來到扎西崗村一組奶牛養殖合作社時,已臨近中午,還未進入合作社,貢嘎旺堆早已熱情地迎了上來。
貢嘎旺堆是成立該合作社時的主要投資人,是他帶領村民從牛圈闖出了一條致富路。
“村里的農戶一直以來都有養奶牛的傳統,但由于本地奶牛品種差、產奶量低,一直無法形成規模經營,甚至連自家制作酥油茶的牛奶都要從外省購買。”談起為什么會想到成立奶牛養殖合作社時,貢嘎旺堆這樣說。
“我們有奶牛養殖傳統,而且達孜縣地處拉薩河沿岸,水草豐美,具有適宜發展畜牧業特色產業的資源和交通優勢,如果能把大家集中在一起,形成養殖規模,致富的路子會不會更好走呢?”貢嘎旺堆帶著自己的想法,通過挨家挨戶的走訪、勸說,使成立奶牛養殖合作社的輪廓逐漸清晰了起來。
2013年7月,扎西崗村一組奶牛養殖合作社在貢嘎旺堆的努力下,和少數村民的支持下成立了。次年3月,該基地開始修建,參與投資的村民也達到了45戶。
經過不斷地努力,這座場地面積為7500㎡的養殖基地已初具規模——牛棚面積1200㎡,牛舍11間、飼料倉庫4間、配料室一間,養殖規模可達百頭。
場地問題解決了,貢嘎旺堆又開始忙前忙后地操心著優質奶牛的事情。“我們一直思考著,如何著力轉變畜牧業增長方式,提升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水平,不斷建立現代特色畜牧業產業體系,以及真正實現由分散、粗放、低效畜牧業向規模、集約、高效畜牧業轉變的方法。”貢嘎旺堆說。
眾人拾柴火焰高,駐扎西崗村工作隊為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扎實提高村里農牧民群眾的奶牛養殖技術,拓寬增收渠道,還積極幫助扎西崗村協調,請來了拉薩市農牧局的奶牛養殖專家,在村里開展高產奶牛養殖培訓課。
“專家們從奶牛購買、牛棚建設、飼料喂養、疾病防治等環節進行了詳細講解,并就奶牛如何增加產奶量與村里人進行現場互動。”貢嘎旺堆說,“專家們給了大家很大的啟發,并激發了大家養殖奶牛的積極性。”
那么,作為靠產奶量“吃飯”的養殖戶們,如何提高產奶量呢?
貢嘎旺堆告訴記者,奶牛產奶量的多少,除了奶牛本身的條件以外,能否給奶牛提供優質的飼料,也是關鍵的一環。“在每天提供均衡飼料的基礎上,青儲飼料是非常重要的。”貢嘎旺堆說,“玉米里的淀粉越多,能量越高,它是非常有營養的。而且要把玉米軋得很碎,越碎越好,皮碎了以后消化率很高,產奶量自然而然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