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7/8 8:53: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數月前,我國多個地區上演了“倒奶殺牛”風波,讓人感到痛心疾首??墒?,該類事件并未因時間的推移而得到徹底解決。據國內某權威媒體報道,因為鮮奶價格持續低迷,目前山東、陜西等地區養殖戶虧損嚴重,“倒奶殺牛”有死灰復燃的跡象。
如何讓奶農不再重蹈覆轍?我們最先做的不應是盲目施策,而是要探究事件的根源所在,惟有“病根”找準了,才能對癥下藥。筆者認為,倒奶風波的持續發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我們對乳制品需求的預期過于樂觀,造成奶牛養殖無序擴張,以致于原奶產量遠超市場消納能力。二是部分乳企常常采用“霸王條款”壓價收奶,而與之對應的是,個別養殖戶為獲得眼前利益摻雜摻假,讓乳企甚是頭疼。本應是利益共同體的乳企和奶農,現實中卻往往成為對峙者。三是乳制品產業鏈中的生產、加工和消費等環節銜接不暢,造成奶農“賣奶難”、乳企加工利潤低以及消費者不信任國產奶,瘋搶洋奶粉等怪象并存。
就在業界為下一步該如何走舉棋不定時,青海省已掀起了一場風起云涌的改革,并在近日出臺了促進奶業穩定發展的指導意見,把奶牛“出戶入園”行動列入了2015年度重點工作的時間表。何謂“出戶入園”?“出戶入園”就是通過把奶牛集中到“托牛所”或其他養殖基地中,實現奶牛養殖的適度規模化經營,提高了奶牛規模化、標準化科學養殖水平,其做法亦被認為是當前解決“倒奶殺牛”的一劑良方。
首先,傳統的奶牛養殖大多以“乳企+奶農”為主,在不少地方,“奶販子”乘機成為中間商,一方面壓低奶價,一方面抬高收購成本,使奶牛和乳企的利益得不到合理保障。“出戶入園”可以減去中間環節,鼓勵奶農把散養的奶牛集中起來,方便乳企對原奶進行統一收購。
其次,奶牛散養的衛生條件差、喂養不科學及患病等因素易導致奶源質量參差不齊,給乳制品加工帶來嚴重隱患。“出戶入園”將依據飼養規模,啟動擠奶車或擠奶站,減少手工擠奶“二次污染”,此外它還有利于加大良種引進、建立健全檢測機制、引進科技人才等,可*限度確保安全生產。
再其次,“出戶入園”要求乳企、奶農雙方均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強化履約意識,如此才有利于抱團發展,提高乳業整體競爭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模式。
最后需明確的是,“出戶入園”并非政府強制行為,而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公開、自愿、互利的基礎上,養殖戶可將奶牛入股,組建合作社,由合作社推舉或乳企選派專門的技術人才和產業工人實行規模化、標準化科學養殖,走“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不斷加快乳業轉型升級,增強抵御各類風險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