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5/29 10:01: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為實現全國草地生態保護和畜牧業經濟協調發展,青海省從2008年首先試行草地生態畜牧業建設,目前成效突顯。
28日記者從青海省農牧廳畜牧處了解到,為實現青海“生態立省”戰略,青海先行先試,從2008年起探索出適宜青海牧區的“股份制”、“聯戶制”、“大戶制”、“代牧制”等一系列試點方法,全面推進了青海省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建設,并取得了顯著地成效。
青海省農牧廳畜牧處處長王會林對中新網記者介紹,經過幾年的努力,青海草牧業組織化程度顯著提高,截至目前,全省已組建961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入社牧戶達11.5萬戶,占建設村牧戶總數的72.5%,牲畜、草場集約率分別達到67.8%和66.9%。其中有38個合作社以股份制方式進行了資源整合,一二三產并舉,產加銷結合,徹底打破了分散經營的傳統生產方式,加快了草牧業轉型發展。
同時,牧業經濟快速發展,牧民收入持續增加。“通過生態畜牧業建設,我們在牧區完成減畜570萬羊單位的情況下,2014年牛羊肉產量仍達到21.04萬噸,同比增長7.79%,實現了減畜不減產。”王會林說,2014年青海牧區六州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198元人民幣,比2013年增長14.87%,比建設之初的2010年增長77.2%,年均遞增15.38%,遠遠高于同期全省農牧民收入增幅。
除此之外,生態畜牧業建設使青海草原生態也得到了保護。王會林表示,三年內已減畜570萬羊單位,總體上實現了草畜平衡。2014年青海省天然草場產草量達到平均每畝173.5公斤,比2011年增加14.4公斤。